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

空話

   「透過這活動,我知道原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種...」
   「上了這課程,我明白到原來不能只顧自己感受...」
   「經過這件事,我發現原來要多角度思考...」
   「看了這個圖,我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與現代人很不同...」


   以上格局的陳述,相信大家在電視電台等媒體中早已聽過無數次。驟耳聽來很正面,很「正路」,好像沒多大問題,但同時,聽者亦沒有任何感想與得著。


   這些就是今天社會上流行的「另類假大空」。


   文革時期,中國全民異想天開,「腦荀」忽然脹爆,但事實歸事實,由於異想背後沒有實力支持,一切一切盡流於口號,古語有云:談,何容易?結果人家的口號輕易「」過自己,就急不及待創作另一句,再與天比高。


   上述句語的問題在於,他們把任何一個正常心智的人都清楚知道的事情,當成做了某事後的「得著」、「新發現」。通常是一些受訪者被問及他參與的某活動時,他們想了三秒後的回答。如果這是真心話,就實在叫人很震驚;這種事竟然要參加活動後才知?那麼參加活動前的他是如何渡過每一天?當然,如果說話的是小朋友,這倒沒任何不妥,然而就我個人所見,多數是成年人


   「另類假大空」除了出現在訪問中,亦會出現在某些節目主持口中,甚至「專家」口中。

   其實這種對白,與文革時的假大空恰恰相反,既是真話,也很平實,相同的地方是,兩者都沒有任何意義。


   可見,誇大也好,平實也好,真也好,假亦罷,對於一句說話的「份量」,似乎起不了任何作用。因為始終,那欠缺的、無法仿製的,叫做「深度」...